“四川造”硬核高科技
●我國第四代基因測序技術的最高水平——納米孔基因測序儀
●唯一使用“大運蓉寶”形象的機器人——“大運蓉寶”機器人
●掛在墻上的“油田”——碲化鎘發電玻璃
作為2023中關村論壇重要組成部分,中關村論壇展覽(科博會)是人們領略中國科技前沿成果的直觀窗口。今年的展覽上,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大運蓉寶”機器人、掛在墻上的“油田”——發電玻璃……多項又高又新的四川“黑科技”亮相。
走進成都館,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其中的大運會元素??蓯鄣?ldquo;大運蓉寶”機器人搭載了雙目視覺高精度導航底盤核心技術,可提供公共場所應急服務、應急搶救云端指導、人臉識別、測溫、多語言翻譯、導航引領等服務功能。它也是被確定為唯一使用“大運蓉寶”形象的機器人。
“它被稱為掛在墻上的‘油田’。”另一側,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BIPV市場部業務經理駱鳴江正向往來的客商介紹一款發電玻璃。“目前,這款發電玻璃已應用于成都大運會,在一家運動員下榻的酒店屋頂安裝。”
客商好奇,“玻璃還能發電?”駱鳴江解釋,碲化鎘發電玻璃就是在兩塊普通玻璃夾層中沉積一組碲化鎘薄膜材料,使玻璃從絕緣體變成導體,并且具有發電功能。1微米的碲化鎘可實現90%以上的可見光吸收。用它制成發電玻璃,潛力巨大。在成都,碲化鎘發電玻璃年產能已達100兆瓦,年均發電量超過1.1億度,節約標準煤近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近12萬噸。
展品中,還有由成都玖錦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大帶寬高精度矢量信號分析儀,曾經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該分析儀攻克了超低相噪頻率合成、高速數據采集、大帶寬矢量信號分析等關鍵核心技術,可覆蓋航空航天領域主要測試頻段,標志著我國在高性能儀器儀表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
在生命科學與醫藥健康展館,一個來自四川的科學儀器與中關村有著更深的淵源——由成都齊碳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方方正正的盒子,加上淺藍色外殼,乍一看像個普通投影儀,但它卻代表了我國第四代基因測序技術的最高水平。
如芯片之于通信行業,基因測序儀是整個基因產業鏈的核心,測序儀及配套試劑是整個產業鏈壁壘最高的部分,它對產業化和工程化的要求極高。據齊碳科技方面透露,目前,全球范圍內僅有兩家企業全面掌握納米孔基因測序技術并實現商業化,一家是英國的企業,另一家就是齊碳科技。
而這家企業也是中關村的“老朋友”了。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參展是受到北京市科委的邀請,參與生命科學專題展。該公司早在2019年產品尚未問世時,就收到了來自中關村協同創新基金的投資。齊碳科技還在中關村東升科技園設有北京研發中心。目前北京研發中心主要負責納米孔基因測序的多項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包括蛋白、生物芯片、電子電路等,也承擔了測序儀產品的應用開發工作。“這次參展,也是我們交出的成績單。”
當前,納米孔基因測序儀產品已將基因測序場景從專業化的實驗室拓展至靈活多樣的應用場景中,推動測序技術從二代測序的“PC時代”發展到“移動時代”。
政府網站 | 省人大網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省政協網 |省監察廳 |省科技廳 |省公安廳 |省發改委 |省經信委 |省審計廳 |省民政廳 |省人事廳 |省建設廳 |省交通廳 |省水利廳 |省農業廳 |省林業廳 |省商務廳 |省衛生廳 |省地稅局 |省環保廳 |省統計局 |省工商局 |省新聞出版局 |省質監局 | |
網讀報刊 | 人民日報 |《求是》 |《人民論壇》 |《半月談》 |《看天下》 |《中國經濟周刊》 |《南風窗》 |《南方人物周刊》 |《三聯生活周刊》 |《讀者》 |《商界》 |《東方周刊》 |《新周刊》 |《環球人物》 |《特別關注》 |參考消息報 |經濟日報 |光明日報 |中國青年報 |中國經營報 |環球時報 |南方周末報 |西部快報 |南方日報 | |
友情連接 | 人民網 |新華網 |央視網 |光明網 |中國新聞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網 |四川經濟網 |梓潼新聞網 |四川法制網 |百姓生活網四川頻道 |巴蜀經濟網 |央廣網 |每日經濟新聞網 |中青在線 |四川新聞網 |四川在線 |四川日報網 |騰訊 |國際在線四川頻道 |成都文藝網 | |
技術支持| 法律顧問: 四川法奧律師事務所 四川蜀豐律師事務所
Copyright ?2013 zhenba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屬于四川報道網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蜀ICP備13023452號-1